留不住四月天,我恋夏雨飞烟| 文/梅香如故等,图/东方朔 |
阅读次数:3477 |
![]() |
文/梅香如故、东方朔、毛凯贤, 摄影/东方朔 BGM: Mahler: Das Lied Der Erde (马勒: 大地之歌)
(欢迎并感谢校友在此小站分享诗文和摄影作品) 2016年的四月天黯然离去 ,这个春天也将走远。文人墨客伤春之作纷沓而来,何况在“人间四月天”微信群?今收录梅香如故、东方朔、毛凯贤咏春词作四首,并配上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暮春照,以纪念逝去的四月天和即将到来的夏天。
“夏雨飞烟”是华东师大“八大景点”之一。与丽娃河一样,夏雨岛也象征着爱情。被丽娃河环抱的夏雨岛,与荷花池紧紧相连,周边有夏雨东桥、夏雨西桥、无名小桥、“虫二亭”、晨读亭等景观。岛上名木繁茂,四季花开不谢,就像黄蓉的桃花岛。
浣溪沙•暮春 浅粉轻染云鬓春, 偷把残红和泪饮,
浣溪沙(其一) 四月桃花偷杏走, 蝶舞蜂忙鹰展翅,
晓镜何愁云鬓改,
浣溪沙(其三) 夏雨樱桃携春走, 古木清晖荷挹翠, (注:夏雨为岛名桥名,丽娃、樱桃、赤水均
绿萼红英似梨涡。
春暮 樱花含笑玉离时,
奥地利作曲家马勒(Gustav Mahler 1860-1911)的《大地之歌(Das Lied von der Erde / Song of the Earth)》作于1907-09年,作品的副标题为“一个男高音与一个女低音(或男中音)声部与管弦乐的交响曲”。歌词选用德国诗人汉斯·贝特格(Hans Bethge,1876-1946)译的中国唐诗集《中国笛》中的7首诗,德译者对原诗内容进行了发挥。我国学者已确定了其中6首的原作(见附录),但第3首《青春》的原作仍不详,有学者认为是德译者的仿作。第一乐章《叹世酒歌》即李白的《悲歌行》,第二乐章《秋日孤人》来自《效古秋月长》(钱起),第四乐章《美女》是李白的《采莲曲》,第五乐章《醉春之人》是李白的《春日醉起言志》,第六乐章《告别》选自孟浩然的《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》和王维的《送别》。 (附:唐诗原作) 悲来乎!悲来乎! 二、效古秋月长(钱起) 秋汉飞玉霜,北风扫荷香。 四、采莲女(李白) 若耶溪旁采莲女,笑隔荷花共人语。 五、春日醉起言志(李白) 处世若大梦,胡为劳其生? 六、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(孟浩然) 夕阳度西岭,群壑倏已暝。 送别(王维) 下马饮君酒,问君何所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