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黎明| 美国掠影(手机摄影) |
阅读次数:2106 |
![]() |
手机摄影 张黎明 中文系79级、“夏雨诗社”创社副社长
BGM:马勒:“旅行者之歌”
背景音乐简介 马勒声乐套曲《旅行者之歌》创作于1883-1885年,期间,马勒因追求女演员约翰.他赫特失意,在痛苦中创作了这套由4首歌组成的声乐套曲。 创作于1883-1885年,期间,马勒因追求女演员约翰.他赫特失意,在痛苦中创作了这套由4首歌组成的声乐套曲。马勒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《旅行者之歌》,他说,“这套歌曲,是描述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流浪汉走进冷暖无常的世界,永无止境的漂泊故事。”留存至今的《旅行者之歌》包括: 1.当我的宝贝举行婚礼时 2.今天清晨我去过田野 3.我有一把炽热的刀子 4.两只蓝眼睛 马勒亲自作词。四首歌彼此类似的旋律、新颖和主动性,充分反映了歌词意图表达的率直。管弦乐部分,每一声部均澄澈清晰,精致的节奏与处理得宜的调性,透露出马勒所下的功夫已超越了歌曲的创作范围,表露出交响曲的手法。 青年流浪之歌(德语: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,又译作“旅行者之歌”或“流浪者之歌”),乃古斯塔夫·马勒作创作的首部联篇歌曲。这套作品由四首歌曲所组成的,由低音声部担任独唱 (较常见为女低音)。内容反映出当马勒在德国卡塞尔担任歌剧院指挥时,和当时的女高音Johanna Richter 的一段不愉快的爱情经历。 马勒早于1884年12月开始创作,并在1885年全面完成。期间他曾对此作品进行大幅度的校订,亦将原来计划由六首改为四首;其后在1890年代初(大约于1891年至1896年期间),把本曲的钢琴伴奏配成管弦乐版本。因此,多年来不同的手稿版本,彼此间或会有一些出入。 本曲在1896年3月16日当天于柏林首演时,已经是以管弦乐的版本的出现,但亦不能排除在这版本之前,亦已经出现了供声乐和钢琴伴奏的演奏版本。作品于1897年正式出版,自此便成为了马勒其中一首较著名的作品。 虽然《青年流浪之歌》的所有歌词均出自马勒手笔,但歌词内容,无不深受他所喜爱的其中一本书籍《少年的魔法号角》内的诗篇所影响。例如第一首歌,便源于《少年的魔法号角》的《我的爱人》(Wann [sic] mein Schatz)。
歌词: (一)爱人结婚那一天 为爱人洒泪、洒泪,
可爱的鸟儿,
(一)今早我走过田野
今早我走过田野;
你啊!这世界不是益发美好吗?
还有,田野里的铃兰
然后,在阳光里
“你好,
我的快乐日子也会开始吗?
我有把炽热的刀,
天啊,这附身的邪恶东西!
唉!
我有把炽热的刀,
天啊,这附身的邪恶东西!
唉! |